任正非的35岁,是1979年,那时他还在部队当兵。
当时的他,绝对想不到自己以后会办企业,甚至可能连离开部队的想法都没有过。
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毕业后,他就参了军,成为一名光荣的基建工程兵。作为当时少有的大学生,他在部队里担任的是技术人员。
1977年,33岁的任正非研发出一个名为“空气压力天平”的小仪器,这填补了当时我国仪表工业的一项空白。第二年,他被选为解放军科学家代表,参加了全国科技大会。
所以35岁时,任正非已经是军内小有名气的科学家,担任着研究所的副所长,级别为技术副团级。
对于一个已经35岁,且做出了一定贡献的解放军科学家来说,技术副团级并不算高,但这可能是当时任正非能达到的天花板。
因为他受家庭出身影响,一直都没能入党。在部队里,这意味着再往上升的路基本上就被堵死了。
好在文革已经过去,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逐渐被查清,或者已不再重要,任正非在38岁那年(1982年)终于入了党,并被选为党的十二大代表。
可以想见,美好的前途已经在任正非的面前拉开。
但命运又和他开了一个玩笑。就在入党的第二年,任正非所在的基建工程兵部队,就被成建制地裁撤了。
他不得不转业,到地方工作。
好在分配的职位还不错,被派到深圳,担任南油集团下属某电子企业的副总经理。
从军队到地方,任正非没有抱怨,他摩拳擦掌,准备大干一场。
但很快,市场就狠狠地教训他了一顿:由于没有经验,不知社会险恶,任正非卖出去200万的货,货款却迟迟收不回来。
在当时,200万是一笔巨款。任正非作为负责人,要承担责任,他被单位给开除了。
更为雪上加霜的是,此时他的家庭也出现了危机,妻子和他离了婚。
40出头的任正非,事业失败、妻子离异、穷困潦倒。
他和父母、侄子挤住在深圳租来的十几平米小房间里。他的母亲,要在菜市场收档时,去捡地上的烂菜叶子、买最便宜的死鱼烂虾,来维持生活。
走投无路之下,任正非不得已走上了开办公司这条路。当时的深圳规定,开办公司最少需要2万元注册资金。任正非东借西凑,终于凑到21000元,注册了一家公司。
这就是华为的由来。
在经历过早期倒卖减肥药、墓碑等乱七八糟的商品之后,任正非终于找到了一个好产品:“程控交换机”。
他从代理这种产品开始,到几年后自主研发成功,终于在通讯行业立住了脚。此后,他历时32年,一步一步,千辛万苦地把华为做到了今天的地位。